州教育和体育局
关于2024年教师业务素质测试情况的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对标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造就全州新时代背景下具有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四有”好老师队伍,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州委教育工委、州教体局制定印发《凉山州教师综合业务素质测试办法(试行)》,组织开展了2024年全州教师综合业务素质测试,现将测试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测试组织情况
(一)参考情况
此次测试对象为全州学前、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及教育行政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在编在岗教师、特岗教师、民办学校专任教师及申请相应测试学科职称的其他教辅人员),男教师50岁以下,女教师48岁以下。全州第一次测试达到合格及以上等级的仍在有效期内属于免测试对象的,这两部分教师可不参加测试。本次测试实际参考23713人,其中学前2543人、小学10937人、初中7010人、高中2639人、中职550人、其他34人,如图中所示。
(二)测试科目
本次测试共53个学科,各学段具体情况如下。
测试对象 |
测试学科 |
学科数量 |
学前 |
学前通识、学前管理 |
2 |
小学 |
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科学、彝语文、藏语文、劳动技术、管理 |
13 |
初中 |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彝语文、藏语文、管理 |
16 |
高中 |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彝语文、管理 |
16 |
中职 |
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通识 |
5 |
/ |
中小学心理学 |
1 |
合计 |
53 |
(三)测试方式及内容
测试采取全州统一命题、统一测试、统一阅卷的方式进行。测试内容为学科综合素养约占60%~80%,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课改理论与教学实践约占20%~40%。所有学科均为闭卷测试,各学科满分均为100分,测试时间均为120分钟。测试试卷由州教科所组织命制。
(四)考务工作
测试工作由州教体局统筹领导,州教育考试院负责考务组织工作,各县市教体科局负责本县市测试的组织、部署、实施等各项工作。测试安排在国家教育招生考试标准化考场进行,实行单人单桌、全程监控录像、跨学段教师双人监考。阅卷工作由州教科所负责组织,采用集中网上阅卷方式进行,阅卷工作由负责命题的相关学科专家和今年不参加测试的学科骨干教师共同完成。
(五)结果运用
按照各学科试题难度系数,将参考教师原始成绩统一换算为标准分,再按标准分确定等级,将测试结果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等级为优秀,B等级为良好,C等级为合格,D等级为不合格。测试结果作为评职晋级、评优评先、绩效工资、县管校聘等的重要依据。应测试而未参加测试的人员,取消当年评职晋级、评优评先资格,并与当年绩效工资、县管校聘挂钩。测试结果为D等级的人员,由当地县市教体科局、所在学校或单位按照《测试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并对测试结果较差的人员进行约谈,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能力提升实施方案,采取集中培训、校内听课学习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综合业务能力,且必须继续参加下一年的测试。
本次测试在州、县市、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各项组织工作有力有序,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的。
二、测试成绩基本情况
本次测试,所有学科的总平均分为67.48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3分。其中,90分以上642人,占2.81%;80~90分3986人,占17.46%;60~80分12106人,占53.03%;60分以下6093人,占26.69%。其中40分以下低分段732人,占3.21%。如图中所示。
按照各学科试题难度系数,将参考教师原始成绩统一换算为标准分,再按标准分确定等级,将测试结果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全州参考人数22844人,优秀2539人,占11.12%;良好11271人,占49.38%;合格7368人,占32.28%;不合格1649人,占7.22%。全州合格及以上21178人,占92.78%。如图中所示。
根据本次测试成绩,分别从以下10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一)分数段分析
1.参考教师中,90分以上只有642人,占比仅为2.81%。其中,高中教师90分以上89人,仅占0.39%;高中16个学科中有8个学科90分以上教师数为零,占总学科数的15.09%。
参考教师中,成绩在60分以下教师6093人,占26.69%,数据表明目前综合业务素质特别优秀的教师数量少,高中尤为突出。40分以下低分段教师732人,占3.21%。其中,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15.98%、初中数学教师20.63%,学前教育通识学科教师13.80%,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16.12%,小学数学教师15.57%,低分比例均超过了10%,这5个学科的短板弱项尤为明显。
(二)学段分析
参考教师中,学前2198人,平均分59.46;小学10633人,平均分67.79;初中6836人,平均分69.00;高中2600人,平均分69.09;中职546人,平均分67.05;中小学心理学14人,平均分61.93分。90分以上和60分以上的占比情况如表中所示。
学段分析 |
||||
测试学段 |
参考人数 |
平均分 |
90分以上占比 |
60分以下占比 |
学前 |
2198 |
59.46 |
0.93% |
18.50% |
小学 |
10633 |
67.79 |
27.73% |
39.87% |
初中 |
6836 |
69.00 |
55.61% |
29.69% |
高中 |
2600 |
69.09 |
13.86% |
9.68% |
中职 |
546 |
67.05 |
1.87% |
2.15% |
中小学心理学 |
14 |
61.93 |
/ |
/ |
备注:£最高 £最低 |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
1.从平均分看,学段越高,平均分越高。学前相对偏低;
2.从分数占比看,90分以上的优秀教师在初中最为集中,学前和中职相对较低;60分以下的教师小学占比最高,其次分别是初中、学前、高中和中职,中职占比最低。
教师整体业务素质急待提升,优秀教师占比少且低。其中,小学、初中教师业务素质不均衡,虽有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但业务水平较低的教师也不少;高中教师业务素质不均衡的情况依然存在,但相比其他学段情况稍好。目前,全州整体基础教育低段缺乏支撑、高段缺乏引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仍然任重道远。
(三)教与学一致性分析
参考教师中,任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一致的教师17904人,平均67.85分;教与学不一致的4923人,平均66.13分,两者相差仅1.72分。在90分以上的642人中,教与学一致的教师有539人,占83.96%;教与学不一致的教师有103人,其中16.04%在60分以下。
数据表明,任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一致的教师平均分较高,优秀教师比例较大;任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的教师平均分相关比教学一致的教师稍低,差距仅为1.72分,但优秀教师比例较小。参考教师中教与学不一致的教师占比为21.55%,充分说明部分县市教师引进存在门槛不高、把关不严、学科配置不合理等问题,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四)区域分析
本次测试,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总平均分前6名分别为西昌(70.63)、盐源(70.46)、德昌(70.18)、宁南(69.9)、美姑(69.69)、会东(69.68),均在安宁河流域。
1.学前平均分前6名分别是美姑、布拖、雷波、会东、西昌、宁南,除美姑、甘洛县外其余3县市均在安宁河流域,平均分最高与最低县市之间相差20.52分(美姑69.85,冕宁49.33),安宁河流域冕宁县、民族聚居县金阳、越西县相对靠后。
2.小学平均分前6名分别是盐源、会理、德昌、西昌、美姑、会东,均在安宁河流域,平均分最高与最低县市之间相差14.09分(盐源74.37,布拖60.28),民族聚居县布拖、昭觉、金阳相对靠后。
3.初中平均分前6名分别是西昌、宁南、德昌、会东、盐源、会理,均在安宁河流域,平均分最高与最低县市之间相差8.97分(宁南73.62,布拖64.65),民族聚居县喜德、金阳、美姑相对靠后。
4.高中平均分前6名分别是木里、西昌、宁南、会东、雷波、会理县,除木里县外,其余5县市均在安宁河流域,平均分最高与最低县市之间相差9.88分(木里71.5,布拖64.76),民族聚居县喜德、美姑、布拖相对靠后。
5.中职平均分前6名分别是宁南、德昌、盐源、甘洛、会理,西昌县,安宁河流域县市与民族聚居县各占3个,平均分最高与最低县市之间相差29.64分(宁南72.64,布拖43.00),会东、宁南、甘洛县相对靠后。
各县市测试学段平均分排名情况 |
|||||||||||||||||
排名 县市 |
西昌市 |
宁南县 |
德昌县 |
会东县 |
盐源县 |
会理市 |
雷波县 |
美姑县 |
冕宁县 |
木里县 |
越西县 |
甘洛县 |
昭觉县 |
金阳县 |
普格县 |
喜德县 |
布拖县 |
学前 |
5 |
6 |
7 |
4 |
16 |
8 |
3 |
1 |
17 |
11 |
13 |
12 |
15 |
9 |
14 |
10 |
2 |
小学 |
4 |
7 |
3 |
6 |
1 |
2 |
8 |
5 |
9 |
11 |
10 |
13 |
12 |
15 |
14 |
16 |
17 |
初中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高中 |
2 |
3 |
7 |
4 |
8 |
6 |
5 |
13 |
14 |
1 |
9 |
12 |
10 |
11 |
15 |
16 |
17 |
中职 |
6 |
1 |
2 |
9 |
3 |
5 |
/ |
/ |
7 |
/ |
8 |
4 |
/ |
/ |
/ |
10 |
17 |
备注:£排名最高 £排名最低 |
以上数据综合反映出17个县市之间的师资综合业务水平差距较大,安宁河流域县市的师资总体水平明显强于11个民族聚居县。
(五)学历分析
参考教师中,初中及以下学历8人,平均56.12分;高中学历43人,平均65.74分;中专学历181人,平均53.64分;专科学历4863人,平均62.92分;本科学历17526人,平均68.83分;研究生学历206人,平均72.90分。不同学历段平均分差距较大。
学历分析 |
||||||
学历 |
初中及以下 |
高中 |
中专 |
专科 |
本科 |
研究生 |
人数 |
8 |
43 |
181 |
4863 |
17526 |
206 |
平均分 |
56.12 |
65.74 |
53.64 |
62.92 |
68.83 |
72.90 |
备注:£最高 £最低 |
90分以上的642人中,本科及以上学历596人,占92.83%;60分以下的6093人中,大专及以下1992人,占32.69%;40分以下低分段732人中,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有281人,占38.39%。
总体来看,学历层次高的教师整体业务素质普遍较好,学历层次越低的部分教师业务素质相对越差;同时反映出我州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层次不高,专科及以下学历占比较大,高学历优秀教师“引不进、留不住”问题依旧突出。
(六)职称分析
参考教师中,一级教师6929人,平均分69.08分;二级教师7775人,平均分67.82分;三级教师680人,平均分64.01分;教员128人,平均分55.83分;助理讲师130人,平均分66.71分;讲师197人,平均分68.51分;高级讲师55人,平均分70.0分;副高1282人,平均分69.68分;正高3人,平均分65.33分;管理八级及以下12人,平均分69.21分;其他职称1829人,平均分59.01分;未评职称3807人,平均分68.13分。各级教师平均分差距不大。
职称分析 |
||||||||||||
职称 |
一级 教师 |
二级 教师 |
三级 教师 |
教员 |
助理 讲师 |
讲师 |
高级 讲师 |
副高 |
正高 |
管理八级及以下 |
其他职称 |
未评职称 |
人数 |
6929 |
7775 |
680 |
128 |
130 |
197 |
55 |
1282 |
3 |
12 |
1829 |
3807 |
平均分 |
69.08 |
67.82 |
64.01 |
55.83 |
66.71 |
68.51 |
70 |
69.68 |
65.33 |
69.21 |
59.01 |
68.13 |
备注:£最高 £最低 |
从测试成绩看,高分段达到90分以上的初级及以下教师有57.17%、中级教师有35.83%、高级教师有7.00%、管理岗无。低分段初级及以下有73.09%、中级教师有23.22%、高级教师有3.69%。
数据显示业务素质和职称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其中,初级及以下教师业务素质喜忧参半,具备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但同时业务素质较差的数量更多。
(七)年龄段分析
参考教师中,25岁及以下3102人,平均68.95分;26—30岁6444人,平均66.19分;31—35岁5092人,平均66.66分;36—40岁3303人,平均68.95分;41—45岁2962人,平均68.95分;46—50岁1869人,平均66.87分;50岁以上57人,平均63.72分。各年龄段平均分基本持平,差距不大。
其中,测试成绩90分以上的642人当中,以上各年龄段所占比例分别为19.00%,23.52%,21.50%,16.52%,13.40%,5.92%,0.16%。数据说明年龄跟丰富教学经验且精力充沛有必然联系,年轻教师由于缺少教学经验优秀占比较低,中青年教师优秀占比较高,年龄较大的教师由于精力不足等原因优秀占比有所下降。
(八)性别分析
参考教师中,男教师8637人,平均分64.23;女教师14190人,平均分69.45;女教师比男教师平均分高5.22分。90分以上642人中,女教师452人占70.40%,60分以下6093人中,男教师3062人占50.25%,40分以下732人中,男教师475人占64.89%。
性别分析 |
|||||
性别 |
参考人数 |
平均分 |
90分以上 人数占比 |
60分以上 人数占比 |
40分以上 人数占比 |
女教师 |
14190 |
69.45 |
70.40% |
49.75% |
25.11% |
男教师 |
8637 |
64.23 |
29.60% |
50.25% |
64.89% |
差值 |
+5553 |
+5.22 |
+40.80% |
-0.50% |
-39.78% |
从参考人数可以看出,女教师数量是男教师的1.64倍,目前全州从事教育工作的女性数量比男性多。其余各项指标均反映出的敬业精神、业务素质整体更加高于男教师,对待业务素质测试的重视程度整体比男教师高。
(九)政治面貌分析
参考教师中,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3319人,平均分66.82;中国共产党党员5988人,平均分68.18;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288人,平均分63.94;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会员4人,平均分80.25;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2人,平均分75.75,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4人,平均分77.5;无党派民主人士60人,平均分70.52;群众13152人,平均分67.37。平均分基本相当。
其中,有42.84%党员教师、57.16%的非党员教师在60分以下;40分以下的低分段中有党员教师41.39%,非党员教师58.61%。数据表明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业务上起到了较好的带头作用,教育系统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和综合业务技能提升培训,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十)校长(书记)参考分析
参考教师中,学前教育管理/园长任职资格27人,平均分54.59;小学管理/小学校长任职资格90人,平均分64.94;初中管理/初中校长任职资格29人,平均分57.41;普通高中管理/高中校长任职资格3人,平均分77。学前和初中相对较低,小学和高中相对较高,最高和最低平均相差12.41分,说明不同学段管理层的业务素质存在一定差距。
从性别分析,其中男教师124人,平均分61.29;女教师25人,平均分64.6。女教师比男教师平均分高3.31分。数据说明管理层男教师尽管人数较多,但敬业精神、业务素质等整体情况女教师仍然高于男教师。
从年龄分析,25岁及以下1人,平均分73.00;26—30岁7人,平均分58.14;31—35岁18人,平均分58.94;36—40岁29人,平均分58.93;41—45岁53人,平均分64.46;46—50岁35人,平均分62.8,50岁以上6人,平均分58.42。 因管理层工作侧重点基于行政工作,因此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普遍的业务素质有待提升。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次测试结果的多维分析,我州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我州由于历史、自然环境、教师待遇保障等诸多因素,导致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资源分布、教师引留以及教师培训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稳定性,进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由于部分地区偏远、生活条件艰苦、教育资源匮乏,优秀教师“引不进、留不住、教不好”现象突出,教师资源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教师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由于学校建设、工作环境、待遇和发展机会等多方面因素,部分学校的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导致学校频繁招聘,而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难以迅速适应岗位需求。州教育部门虽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活动,但部分培训内容脱离实际,教师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无法落实开展培训质量和效果不尽人意。与教育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必然越来越大。
二是教材教法与课改学习研究有“四缺”。此次测试除管理类外,各个学科均涉及有20%~40%的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教学案例分析,但参考教师普遍得分率较低,说明我州教师普遍存在“对课改缺理解、对课标缺学习、对教材缺熟悉、对教法缺钻研”的“四缺”问题。对于如何根据课程标准利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缺指导、缺方法、缺实践、缺评价,从而直接影响全州中小学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专业基础知识不过关。本次测试试题难度低于高考和中考水平,但总体平均分只有67.48分,90分以上只有642人,仅占2.81%,低于60分的6093人,达到26.69%。反映出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专业知识不扎实、学科素养不过关、教材教法不熟悉等问题。由于部分县市学校管理松散,教学常规不落实,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导致教师学习主动性差、自主钻研意识弱,缺乏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心,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欠缺和漏洞,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四是应试能力不强。阅卷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对待本次测试不重视,存在部分教师做题不规范、写作文没标题、书写潦草、不工整,审题不认真、不仔细,答题不规范、格式错误,出现错别字、画图不使用工具,对测试时间掌握不好,缺乏答题技巧,语言表述不准确等诸多问题。一方面说明教师自身专业能力水平薄弱,另一方更反映了部分教师对待业务素质测试的态度不端正。
四、工作建议
全州各县市党委政府应联合打造全州“教师队伍业务素质提升”专项行动计划。持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实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提高师资保障水平,有效提升教育质量。
(一)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建立健全教师定期理论学习制度,统筹各级各类党校(行政学院)等资源,定期开展教师思想政治轮训,增进广大教师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党建引领,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教师、师范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把教师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推进教师资源动态配置机制
严把教师入口关,有针对性地补充紧缺学科教师,优先考虑高学历、高水平教师和公费师范生培养选聘。
高效使用省委为我州核增的中小学教师编制,积极主动配合机构编制部门在限期内做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调整工作,充分研判学生流动趋向和增减趋势,动态优化教师配置。
(三)构建教师分层分类发展体系
根据学段分层分类开展新任(转岗)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专项培训等,要求每名教师5年内参加培训不少于360学时。学前教师培训以科学保教实践能力提升为重点,中小学教师培训聚焦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依托“国培计划”组织管理人员和教师赴发达地区进行跟岗锻炼。加强省、州、县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积极开展教师在职学历提升工程,鼓励教师通过在职教育提升学历。
通过分层培养、分类施策体系构建和实施,打造各县市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名优教师梯队。
(四)开展教师有序交流轮岗行动
优化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机制,立足以民族聚居县为主实施骨干教师交流轮岗计划,加快实现县市内师资均衡配置;加强县市统筹,支持开展名优教师团队式交流,加快提升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对培养、输送优秀骨干教师的学校给予奖励支持,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校长和教师在各级评优表彰工作中予以倾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五)设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专项奖
州、县两级财政联合设立专项经费,分级设置“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专项奖”,分别对教育教学质量领先和提升幅度大的县市、学校进行表彰奖励。对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予以表彰奖励。组织优秀校长、优秀教师组团定期到民族聚居县校开展专题讲座、学科示范课等活动,充分发挥名校名师引领辐射作用,全面提升全州教师的素质素养、专业能力、教学水平、教研能力和教学质量。
(六)建立以测促教常态化机制
结合全州各县市校实际情况,州教体局每年定期组织实施教师业务素质测试,并建立州级“教师业务素质测试数据信息平台”(简称“平台”),各县市必须建立测试数据常态化机制,各校根据“平台”信息促进教师认真研究课改文件、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到2025年,力争全州教师测试C等级及以上达到95%,校长测试B等级及以上达到95%。同时,测试结果将作为评职晋级、评优评先等重要依据,对连续三年测试仍不合格的教师,建议通过调离教学岗位继续培训学习提升或轮岗从事教辅工作等方式。
综上所述,建议成立全州“教师队伍业务素质提升”专项计划工作领导小组,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位置,完善各县市教师能力提升规划,优化和有效推进教师管理、竞争、激励、考核、评价等机制,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保障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作顺利开展。
附件:1.分学科成绩分析表
2.分学科等级分析表
3.分县市成绩分析表
4.分县市等级分析表
5.县市平均分情况
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
2024年10月
编辑:凉山彝族自治州教师发展中心